返回

大河守望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一〇六章“大喇叭”蒋汉杰的故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“大清先生”正唱得来劲儿,那高亢的嗓音仿佛能穿透云霄,大家围坐一圈,正听得如痴如醉。忽然,远处王大财主的麦田那边人声鼎沸,像是发生了争执,一阵阵刺耳的话声清晰而刺耳地传来,打断了这片刻的宁静。

    大伙纷纷停下手中的镰刀,直起身子,向远处的麦车方向投去好奇的目光。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稳稳地站在高高的麦车之上,阳光映照下,他手中的洋铁皮大喇叭泛着耀眼的光芒。大汉深吸一口气,嘴紧紧贴着喇叭口儿,肚子一鼓一鼓的,仿佛要将所有的力气都汇聚到这一声吆喝中:“哎——长工短工,所有的劳力们都给我竖起耳朵听着:咱们的王老爷亲自来看望大家啦!王老爷心里惦记着大家的辛苦与劳累,特地命人准备了上好的凉茶水,那茶叶可是顶级的,泡出来的茶水又清凉又甘甜,解渴又提神!大家都快来喝上一碗啊……喝了这茶水,咱们就更有劲儿干活儿了,加油干啊!”话语间,大汉的眼神里充满了真挚与期待。

    这个拿着喇叭大声吆喝的大个子,他的名字叫蒋汉杰,村里人亲切地称他为蒋小六,而他那响彻云霄的嗓音则为他赢得了“大喇叭”的外号。蒋汉杰是个性格豁达、乐观开朗的汉子,平日里嘻嘻哈哈,似乎总有用不完的精力。他对待大事清醒明智,小事上则显得有些迷糊,不拘小节,但这并不影响他在乡亲们心中的地位。更重要的是,他是个极重情义的人,为朋友两肋插刀,那份江湖义气在村里是出了名的。

    “大喇叭”的名号,在十里八村可谓是如雷贯耳,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。他的本事简单而又独特——拥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。那喉咙,粗壮得像村头老槐树的树干,发出的声音洪亮得能穿透云霄。据说,有人曾在十步开外的地方,亲眼见证了他对着一棵树使劲一喊,树叶竟簌簌直抖,仿佛连大自然都被他的声音震撼了。若是连续两声,即便是最坚韧的耳朵,也得暂时“休假”,享受一番短暂的“宁静”。即便是不用任何辅助工具,只凭一张嘴,“喔——”地一声,他的声音就能跨越三华里的距离,若是再配上他那特制的洋铁皮喇叭,那声波简直能绕地球半圈,整个村庄乃至周边的几个村落,都能清晰地听到他的声音。

    因此,每当村里遇到需要大声传递信息的时候,“大喇叭”蒋汉杰就成了不可或缺的人物。记得那年夏天,黄河突然泛滥,汹涌的河水如同脱缰的野马,疯狂地向低洼的村庄逼近。村民们惊慌失措,四处奔逃,眼看着灾难就要降临。这时,是“大喇叭”挺身而出,他爬上了村头最高的那棵老槐树,手持喇叭,用尽全身力气喊道:“乡亲们,别慌!往高地跑,快!”那声音,如同惊雷炸响,穿透了风声、水声,直击每个人的心房。在他的指引下,村民们有序地向安全地带撤离,最终避免了更大的悲剧发生。

    又比如,村里哪家丢了牛羊猪狗之类的牲口,也会第一时间想到“大喇叭”。他会毫不犹豫地接过喇叭,走街串巷,一遍遍地吆喝:“谁家丢了黑毛驴?快来认领啦!”“谁家的小狗跑丢了?听到请回答!”那声音,既焦急又充满温情,仿佛能穿透每一道门扉,直达失主的心田。在他的帮助下,许多走失的牲口都得以物归原主,村民们对“大喇叭”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。

    黑蛋,是村里另一个响当当的人物,他与“大喇叭”蒋汉杰的友谊,可以追溯到多年前的一个春日午后。那天,两人在村口的老柳树下不期而遇,一番闲聊之后,发现彼此兴趣相投,性格相合,从此便成了形影不离的好友。黑蛋是个机灵的小伙子,头脑灵活,擅长修理农具,而“大喇叭”则凭借他的嗓门,帮乡亲们解决了不少难题。两人虽然性格迥异,但总能互补互助,共同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。

    闲暇时,他们会在村头的小酒馆里,点上几碟小菜,喝上几盅浊酒,谈笑风生。有时,黑蛋会调侃“大喇叭”:“你这嗓子,将来要是去唱戏,准能红遍半边天!”而“大喇叭”则笑着回击:“你小子,就会拿我开玩笑。我这嗓子,还是留着给乡亲们传信儿吧!”两人之间的玩笑话,总是充满了温情与默契。

    “大喇叭”蒋汉杰是王大财主从离古寨不远的邻村“皮货庄”高价雇来的短工,说高价也就是比一般的短工一天多两个小铜子儿而已。

    “大喇叭”蒋汉杰的村子“皮货庄”,顾名思义肯定与皮货有关。

    “皮货庄”是一个回汉混居的村子,村子的历史和古寨葫芦庄一样长,都是明朝洪武、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县移民过来的。村里住着不少靠屠宰牛羊生活的回民,村子里的回民都姓铁。姓铁的回民里有一位卖烧饼夹五香牛肉的老汉,在这三里五村很有名声,很多人都吃过他的烧饼夹牛肉。“皮货庄”的村民无论回族汉族互相都很友好,平时除了有的男性回民脸上爱长络腮胡子,头上爱戴顶小白帽儿,除此之外村里的人儿长得都一个样子,平时也难得分辨出谁是汉民谁是回民。除了回民做牛羊肉生意,村里不少汉族村民和回族村民,还一起把牛皮羊皮加工成皮货出售。村子里的大街两旁,可以看到不少出售皮货的摊子,摊子上摆着各式各样的皮货制品,这些皮货

第一〇六章“大喇叭”蒋汉杰的故事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